(一)發展桉樹速豐林的探索
凤凰体育桉樹最早在十九世紀引入我國。廣東桉樹引種始于1890年,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大陸的湛江地區和海南島。位于湛江的國營雷州林業局是以桉樹為主的人工用材林基地,擁有人工林近80多萬畝,1954年辦場時即開始大量引種窿緣桉。60-70年代開始選用桉樹造林。70年代以前,全局的桉樹平均每畝年生長量在0.4m³以下,產量很低。80年代起,集約經營速生豐產林目標是每畝年生長量0.8-1.0m³。
凤凰体育1995年10月,我公司與福建省國營林場管理局、漳州市林業局簽訂《合資建設福建漳州聯營林場合同書》,共同建立漳州聯營林場,營造以桉樹為主的工業原料林和名特優經濟林、竹林基地10萬畝。
凤凰体育2000年,中國國營林場開發總公司和國營雷州林業局聯合承建了雷州林業局漿材林基地項目,營造按樹速生豐產林,規模為10萬畝,并成立了雷州林業局漿材林基地項目建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項目辦”)對該項目進行日常的管理和運作,提出了全林1.5m/畝·年的生長目標。
凤凰体育在管理該項目過程中,項目辦按照林業工程項目管理的要求,創造性地運用目標管理的手段,以定額投資和成本控制為指導思想,按照“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原則,以小班經營法為核心,對營林小班進行動態的全過程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項目林大膽采用生長速度快的DH系列等新品種,替代生長緩慢的U6、W5等老品系。基地2005-2009年共產材59萬噸,總收入2.1億元,實現利潤1.29億元。實現并超過了全林1.5生長的總體目標,達到了1.67,比全國同期桉樹人工林平均生長量1.0高出0.67。
(二)桉樹無性系育種
我國桉樹育種工作以常規育種為主,并輔以分子遺傳工程研究,其中又以無性系育種和抗性育種為重點,我國桉樹組織培養和扦插技術開發利用居世界先進水平,已在無性系育種和無性系林業中廣泛應用。
1、無性系選育
凤凰体育無性系是指由某一原始母樹用無性繁殖的方法培育出的植株總稱。無性系選育是從人工林或有性雜交子代林中選擇出的優良個體,經過組培或扦插繁育出苗木,再經過無性系測試和區域試驗選擇出適合本區域的優良無性系推廣到生產上。無性系由于遺傳品質一致,林分個體間無分化,林相整齊,便于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是工業原料林發展的總趨勢。目前優質的無性系有DH系列,如DH3327、DH3226、DH3229等;廣林系列,如廣林-9等;其他如巨尾桉4號等。
凤凰体育2、桉樹優良無性系工廠化育苗
廣義的組織培養又叫離體培養,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
桉樹優良無性系工廠化育苗主要以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技術進行組培苗生產和以組培營養袋苗為母株建立采穗圃培育大量繁殖材料進行扦插育苗生產兩部分。經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總結篩選,將桉樹優良無性系工廠化育苗生產流程概括為圖1:

(三)經濟成熟下的營林生產平衡
1、森林的成熟
森林成熟是確定采伐更新和經營周期所依賴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因此,將森林生長發育過程中達到最符合經商目的和任務時的狀態稱為森林成熟。所謂森林成熟不是泛指的森林成熟,而是針對個別樹木或經營措施相同的林分所構成的經營單位。
森林成熟是確定輪伐期、擇伐周期,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充分利用土地生產力的重要依據。
凤凰体育森林成熟有許多種,林種不同,成熟的標準不一樣。用材林、防護林、薪炭林、經濟林、特種用途林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森林成熟,即使在同一林種內,由于人們培育森林的目的不同,其成熟也有差別。常見的森林成熟種類有以下幾種:
(1)自然成熟
林分或樹木生長到開始枯萎階段的狀態稱為自然成熟,也叫生理成熟。影響自然成熟的因素主要有樹種、起源、立地條件、群體與個體等。自然成熟的確定,主要依據林木的外部特征和林分蓄積量的變化。達到自然成熟的林木,樹高生長停滯、樹冠扁平、梢頭干枯、樹心時有腐爛;如果在陰濕環境中,樹干上常有大量的地衣、苔薛等低等植物附生。
(2)數量成熟
凤凰体育數量成熟的概念是:林分或樹木的或材積平均生長量達到最大值時的狀態稱為數量成熟。此時的年齡稱為數量成熟齡。數量成熟主要是針對單株樹木或條件基本一致的林分。影響數量成熟因素主要有樹種生物學特性、立地條件、林分起源等。
(3)工藝成熟
凤凰体育林分生長發育過程中目的材種材積平均生長量達到最大時稱為工藝成熟。此刻的年齡稱為工藝成熟齡。工藝成熟與數量成熟都屬于數量指標,不同之處在于工藝成熟還強調了材種的質量,且并不是所有的林分或樹木都可以達到工藝成熟,如在立地條件差的林地培育某種大徑級材種就可能永遠達不到工藝成熟。
(4)經濟成熟
凤凰体育森林生長發育過程中,貨幣收入達最多時的狀態稱為經濟成熟,此時的年齡稱為經濟熟齡。森林的永續利用已從木材生產的永續利用發展成多種效益的永續,然而評價多種效益的方法仍沒有統一的標準,只體現在木材產品收益方面。
2、桉樹速豐林經濟成熟的營林生產平衡
隨著桉樹速豐林的發展,其用途由最開始生產工業原料到生產原木、板材,經營模式從盲目追求高投入、高產出到合理投入、謀求利益最大化,從企業生產的角度出發,研究桉樹速豐林的生長特性與經營特點,并通過營林技術標準的調整與改進達到經濟成熟,是實現利益最大化的途徑。
從桉樹的生長特性來看,桉樹雖然生長速度快,但桉樹的生長曲線與樹齡并不是嚴格的正相關。桉樹初始生長較快,約在三至四年左右達到年生長量的最高值,隨后年度生長速度下降,約在五至六年左右,年平均生長量與年生長量相等時,此時年平均生長量達到最大值,即達到數量成熟。而在木材的質量方面,隨著樹齡的不斷增大,桉樹逐漸木質化程度變高,水分減少,其木材質量會逐步變好,在達到一定樹齡后,又因老化而出現木質變松、空心變差等現象,導致木材質量變差。從優良品種的選育來看,抗風性能好的品種,其生長速度較慢;而生長速度快的品種,抗風性能不一定好。
凤凰体育為解決諸如上述的看似相互矛盾的問題,在桉樹速豐林的建設期間進行了不斷地探索與實踐,最終總結出培育桉樹速豐林的最佳的營林技術要求,即達到了桉樹速豐林經濟成熟的營林平衡。
凤凰体育以雷州林業局為例,桉樹速豐林最開始是用來生產漿材,對材質的要求不是很高,其更注重的是生長量。因此在初期,桉樹速豐林的培育在采伐周期設計上多為四到五年左右,周期短,并且生長最為快速;為獲得最大的生長量,在初植密度上也相應要求密集的種植方式,盡可能多的提高單位面積植株的數量;同理,在萌芽定株時,采取留多株芽,以求提高單位面積株數。
凤凰体育隨著林業產業的發展,桉樹漿材的市場需求降低、價格也隨之回落,而作為板材、原木的需求上升,價格也遠比漿材高。為獲得更好的收益,桉樹速豐林的營林生產變為以生產大徑材為經營目標,營林生產的標準也隨之變化。首先,想要獲得較好的木材質量,樹木必須進行充分的生長進行木質化,否則水分太高,影響材質水平。因此原定的采伐周期要延長。然而,延長采伐周期意味著營林生產成本的增加。為平衡生產成本與木材質量之間的矛盾,經多次的試驗與觀察,最終采伐周期選擇五至六年,因為這時的桉樹生長較為充分,木質化程度相對較高,木材質量相對較好,并且年平均生長量最大,能夠實現質量、蓄積量、生產成本三方面達到最佳平衡;同時,大徑材的生長發育需要一定的生長空間,因此在初植密度方面不能再依照漿材林的標準,即初植密度縮小,為大徑材的正常生長發育預留空間,但初植密度也不能過于稀松,如果太小,單位面積的植株數太少,影響總體的蓄積量。同理,在萌芽林定株的時候,也充分考慮未來植株的生長,由原來的留多株萌芽發展為只留一株。
凤凰体育經過多次實踐,綜合考慮桉樹生長特性以及立地條件、市場價格及市場需求等因素,通過在選種、設計采伐周期、初植密度、萌芽林定株等營林生產技術方面的不斷調整,實現了生長速度與木材質量、最大蓄積量與最佳出材率等多方面的平衡,最終把握住了桉樹速豐林的經濟成熟。